close

影片https://youtu.be/nc4ObjG9YGI

癌細胞最喜愛的水果,醫生建議避免,你是否仍在食用?
購買水果時,常見一籃特別便宜的水果,看起來已經顯示變質、萎縮,放在同一籃中並以極低價販售。這種現象在水果市場中不時可見。
最近,我前往水果店購買水果,發現店家門口擺放一籃這樣的水果,價格確實低得令人難以置信。一些水果已經變得爛掉,表面發霉。初看,我對店家把這些水果出售感到有些不滿,認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。
然而,轉念一想,這些水果並未以欺詐手段出售,價格標示清楚,顧客有權選擇是否購買。無論如何,我不禁問自己,誰會購買這些水果呢?
然而,不久之後,一些年長的顧客來到水果店,開始翻看這一籃水果,並開始跟店主反映有些水果已經變壞。
店主似乎對此毫不在意,他表示,只要沒有嚴重的生病,那麼吃下去應該是沒有問題的。只要將壞掉的部分削去,其他部分仍然可以享用,不會影響口感。
聽了店主的解釋,顧客們似乎有所謂,開始購買這些爛掉的水果。他們將已變質的部分削除,然後用水清洗,以製作出水果拼盤。
我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場景。即使這些水果已經變質,但它們的價格實在太低,一些顧客不想浪費錢,或是追求便宜,因此即使水果變質,他們仍然願意購買。正如店主所說,這些水果只是局部變壞,將其切除後,其餘部分仍然食用安全。
然而,身為一名醫生,我不能贊同這種做法,因為它潛在的危害是巨大的。
發霉的水果容易生成黃麴毒素,這是一種非常有毒的物質,是導致癌症的元兇之一。黃麴毒素尤其容易對肝臟造成傷害,大量積聚可能導致肝臟問題,如肝細胞核腫脹、脂肪變性、出血,甚至壞死,還可能導致膽管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。長期攝入黃麴毒素,即使數量有限,也容易誘發肝癌。這是因為黃麴毒素可能導致DNA修復出現錯誤,增加了肝癌風險。黃麴毒素還可能誘導P53基因突變,而P53基因被認為是抑癌基因。當P53基因突變後,肝癌更容易發生。
雖然肉眼能看到水果的發霉部分,但無法看到黃麴菌的存在。水果的發霉可能只是局部的,但黃麴菌可能已經污染了整個水果。許多人可能認為,切掉發霉部分、清洗,或用熱水煮沸可以解決問題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
切掉發霉部分並不能徹底去除所有的黃麴毒素,水洗也無法完全清除。此外,黃麴毒素具有耐高溫的特性,裂解溫度為280攝氏度。因此,用100攝氏度的開水煮水果也對黃麴毒素無法造成傷害。因此,簡單的切除、清洗或煮沸只是一種心理安慰,無法徹底消除黃麴毒素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長期這樣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對健康帶來風險。一些人追求便宜,經常購買變質的水果,久而久之,這種飲食習慣可能會成為習慣,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。
因此,我再次強調,無論是變質的水果,還是變質的蔬菜、糧食、肉類等食物,應當丟棄,不要因小失大。保護健康比追求便宜更為重要。

#水果 #健康 #養身 #癌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分享健康 的頭像
    分享健康

    分享健康的部落格

    分享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